人民論壇:政績豈能靠包裝
2018年01月31日07:22 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
韓愈在《答李翊書》中談及文章寫作之道,認為只有“養(yǎng)其根而俟其實,加其膏而希其光”,才能抵達“古之立言者”的境界?!案咂鋵嵥欤嘀终咂涔鈺稀?,韓愈對內在修為的重視,常為后世所稱道。
“文生于情,情生于身之所歷”。文章寫得出彩,源自學識的增長、修養(yǎng)的提升,關鍵在于練好內功。與之相反,如果只看外表、不重內核,只能靠華麗的包裝、淺層的技巧裝點門面。比如曾盛行一時的駢體文,雖“講求對偶和聲律,使用很多典故”,但“在表達思想內容方面受到很多限制”。這種堆砌詞藻、意少詞多的文體,迂腐陳舊、陷于窠臼,注定一步步走向衰落。
如同作文需“陳言務去”,寫出“味道與成色”,干工作也必須有一說一,不摻水分。然而,在一些地方和部門,干部工作中“愛寫駢體文”還頗有市場。譬如,有的干部習慣于過度包裝成績,把很多時間和精力放在“材料美化”上。政策剛出臺,成效就匯總好了;任務才布置,成果就整理好了;活動剛開展,經驗就總結好了……兵馬未動、“材料”先行,反映出部分干部對工作望其速成、惑于勢利的傾向。這種弄虛作假的消極思想、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(tài),十分值得警惕。
心理學認為,人一旦做出某種選擇,慣性的力量會使其不斷強化;若缺乏抵制的意識和能力,輕易走不出已形成的行為路徑?,F(xiàn)實中,一些人不愿在“里子”上下功夫,喜歡用浮夸的材料來粉飾工作成績,固然與監(jiān)督、考核機制等不健全有關系,但從更深層次來看,還是源于主觀上的模糊認識。一些人不愿付出長期而艱苦的努力,對自身本領不足感到恐慌,便企圖以表面光鮮的成果充當無所作為的遮羞布。長此以往,不僅會給工作注水、損害群眾利益,也容易造成“劣幣驅逐良幣”效應,傷害踏實干事者的積極性。
最好的“包裝”,永遠都是實績。為官一任,切不可讓“材料政績”架空落實,只顧“面子”不顧“里子”。王伯祥以富民強縣為己任,把蔬菜產業(yè)做成金字招牌,被贊譽為新時期縣委書記的榜樣;姜仕坤在貴州晴隆6年行程60萬公里,照亮當地32萬人民脫貧致富的前路,被大家親切地稱為“農民書記”。他們在任上不求顯績、專注實績,以挽起褲腿干工作、撲下身子抓落實的精神狀態(tài),盡一切可能改進工作、為老百姓謀福祉。這樣的干部寫就的“文章”,即便沒有任何雕琢、修飾,也能被群眾記在心頭。
“墻上蘆葦,頭重腳輕根底淺;山間竹筍,嘴尖皮厚腹中空”。毛澤東曾引用一副對聯(lián),批評“華而不實、脆而不堅”的不良風氣,為那些故弄玄虛、嘩眾取寵的人畫像。興偽事者自受其害,行動派贏得未來。以真誠書寫忠誠、用實干托舉發(fā)展,我們才能把為人民服務這篇大文章,真正寫進廣大群眾的心坎里。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18年01月31日 04 版)
(責編:楊麗娜、程宏毅)